发布时间:2023-02-23 | 来源:伊春发布 | 阅读次数:1539
随着电信通讯网络的普及,电信诈骗案件时有发生。近期,伊春银保监分局接到群众反映,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红头文件实施诈骗,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损害了监管部门声誉,造成了恶劣社会影响。
王某经陌生人介绍,通过某平台申请一笔贷款,申请后,王某接到自称该平台客服的电话,通知王某该笔贷款已发放,但因其提供的身份信息有误,资金已被银保监会冻结,并将伪造的银保监会红头文件发给王某,同时,客服告知,解冻需要向指定账户支付等额保证金,解冻后一并返还。因王某没有足够资金,便前往当地监管部门“求情”。经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解释,王某意识到险些被诈骗。
由此可见,此类电信诈骗一般分为以下四步:
第一步,通过各种渠道推广钓鱼软件,诱导消费者下载并注册,以此掌握其个人信息。
第二步,联系消费者,以个人信息有误、银行账户异常等理由,通知其资金被冻结,账户被监管。
第三步,利用伪造的银保监会等部门文件,要求消费者提供证件照片等材料,并向指定账户缴纳保证金,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步,一旦消费者向指定账户汇款,不法分子会以保证金不足等名义,要求继续缴纳,直至消费者意识到被骗。
为进一步提升防范意识,筑牢风险屏障,维护财产安全,伊春市金融服务局、伊春银保监分局提示广大市民:
一、认清监管职责。中国银保监会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依据法律法规对全国银行业和保险业实行统一监督管理,维护银行业和保险业合法、稳健运行,无权冻结任何单位和个人的银行账户,更不会以保证金、解冻费等形式向金融消费者收取费用。
二、保持清醒头脑。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掉的馅饼不是圈套就是陷阱,要时刻警惕任何低门槛,甚至零门槛的贷款产品,始终做到五个“莫”:陌生人员莫轻信、未知链接莫点击、可疑软件莫下载、个人信息莫透露、不明账号莫汇款。
三、选择正规渠道。目前,贷款平台鱼龙混杂,“山寨”机构真伪难辨,宣称“李逵”实为“李鬼”。广大消费者应谨记,当有贷款需求时,应充分核实机构资质,并通过正规途径进行申请;如对金融业务存在疑问,也应通过官方渠道,向金融机构或有关部门咨询。
四、及时依法维权。近年来,电信诈骗套路不断升级,手段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一旦发现个人身份信息泄露,应立即联系相关金融机构,更换账户密码或申请冻结、注销银行卡;如不慎造成资金损失,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积极协助立案侦查,早日挽回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