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 来源:中国报道 | 阅读次数:273
近年来,黑龙江省伊春市乌翠区以高质量信用体系建设为主线,以打造“信用乌翠”品牌为目标,聚焦四“信”引领,不断厚植信用根基、深化信用治理、创新信用应用,持续优化信用环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初显成效。
以“信”优环境。为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乌翠区在完善信用体系配套机制和督导考核机制方面着力加强信用监管。“事前”监管环节,监管部门用好信用承诺,采取豁免办理、容缺受理的方式,推动完成信用承诺审批,为企业在乌翠区落地生根提供信动力。“事中”监管环节,通过“码上诚信”为企业商户赋码亮码,开展行业信用评价,实行差异化监管,对失信增加检查频次,营造对诚实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失信者“利剑高悬”的监管氛围。“事后”监管环节,通过强化归集共享促信用信息应用,落实“双公示”制度,各类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7个工作日内统一在“信用伊春”网站的“信用公示”专栏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公示。落实行业红黑名单制度,各行业主管部门依据国家和省市出台的行业信用管理办法,依法依规认定各行业“红黑名单”,通过联合奖惩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形成合力,进一步打造诚信乌翠营商环境。
以“信”纾企困。乌翠区多措并举推广“信易贷”,成立信贷专班,出台专项支持政策,优化金融领域信用生态,以信用赋能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贷前运用信用核查、信用承诺、信用修复等措施,帮助企业完善项目前期手续;贷中运用增信担保、拓展信易贷产品等方式,助力企业提升获贷成功率;贷后开展企业信用评价,激励企业重塑良好信用,激发企业活力,助力项目质量及贷款投放额度双提升。今年以来,乌翠区“信易贷”注册企业3369家,成功放款19笔,累计授信贷款2140万元。
以“信”促改革。乌翠区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倡导诚信规范,深化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监管有机融合,探索推行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建立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采用“谁审批谁监管”模式,制定责任追究办法,不断完善多维度信用评价体系。窗口工作人员明确行政职权、确保信息准确,对前来办事的群众严格履行一次性告知制度,让群众“最多跑一次”,提升群众获得感。乌翠区还在政务服务大厅窗口设置了诚信专窗,为本区诚信个人与企业开通绿色通道,享受专属一对一服务,营造“守信有益,信用有价”的良好氛围。
以“信”惠民生。为充分释放信用红利,乌翠区在教育、文化、医疗、旅行、餐饮等10个重点民生领域开展了“信易+”活动,其中“信易+非遗”选取了非遗技艺木拼画为主体,与“码上诚信”结合,让消费者能够更加准确、有兴趣地了解非遗文化,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打上了诚信标签;推行“信用+消费”,用好失信惩戒措施,在乌翠之夏文化节中大幅提高了消费者的消费动力,让更多的企业和公众群体享受到信用红利,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了公众对信用建设获得感,促进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